2024-06-09

顧廣毅X宮保睿(1202)、王譽霖X周霽恩(1206)、登曼波(1207)、蘇筱嵐(1210))

※內容由南港老爺行旅活動官網內容授權轉載

1202 顧廣毅 Kuang-Yi Ku x 宮保睿 Paul Gong

簡介/

顧廣毅

顧廣毅居住於荷蘭與台灣從事創作工作,目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並於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進行藝術設計與生物科學的跨領域創作博士研究。現為科學藝術團體「共演化研究隊」以及TW BioArt台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推測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他的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生物藝術與設計大獎Bio Art& Design Award首獎、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臺北美術獎入選、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首獎、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此外,他的作品更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如德國柏林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設計周、米蘭設計周、比利時根特設計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等等。而他的作品曾刊登於多份國際媒體,包括New Scientist、The Huffington Post、Elephant Magazine、DAMN°、Dezeen、Designboom、VICE、Dazed Digital、Daily Mail、New York Post等。

 

宮保睿(Paul Gong)

1988年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是一位推測設計師、藝術家與策展人,為臺灣推測設計的先驅者之一,目前為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擁有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產品組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設計互動系碩士(MA, Design Interactions)學歷。他認為設計是⼀種研究方法與思考工具,探索各種可能性,且批判過去與現在,推想未來。設計應該讓人可以刺激討論、想像與反思,他也致力於探索如何呈現可能未來的美學。作品涵蓋大型裝置、文字影像、概念性物件、表演甚至是展覽,試圖營造一個可供想像及探索的情境。他專注於推測設計與跨領域設計藝術領域的研究、創作與教學,過往作品多環繞在這兩個領域的相關議題,透過建立虛構情境去探索各種可能性,對於外在世界探索物件、敘事與文化之間關係,提出整體認知的另類可能,以及對於內在世界挖掘新興科技對人類身體影響,提出個人存在的本質性提問。曾獲2018年的台南新藝獎、2020年美國Core77設計大獎推測設計獎與2022年金點設計獎標章。作品展覽於安特衛普MAS博物館、漢堡藝術與工藝博物館、台灣設計館、伊日藝術、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洛杉磯南加州大學5D學院、帕羅奧圖未來美術館、光州亞洲文化殿堂,以及英國倫敦、中國廣州等地。作品也曾刊登於多份國際與台灣媒體,包括Dezeen 、Designboom、 Core77、MOLD 、Frame Magazine、La Vie Magazine、design Magazine、數位時代等青睞報導。

 

游離男性乳頭

《游離男性乳頭》從「解放乳頭運動」(Free the Nipple)的性別平權社會運動中得到靈感,反思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所面對身體解放的矛盾與困境,並回應到男性身體的省思。這個計畫同時是延續了宮保睿對痕跡器官的有用/無用性研究,以及顧廣毅過往利用戲謔的敘事去詰問醫療科技對性別化的身體的監控。

 

 

1.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是設計還是藝術,或是其他?

:我覺得我在創作的時候會關注在目前正在處理的主題是什麼,以及需要透過什麼創作方法去探索並且轉化成觀眾可以感知的元素。在這個思考、研究與創作的過程中,科學、科技、藝術、設計、表演等等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創作方法會混雜地出現在我的思緒之中,我往往會挑選、拼湊出最適合這個作品的方法,並將之應用在這個計畫裡。所以不同領域的方法事實上會雜揉在我的作品之中,形成一種混種的狀態。但換句話說,因為每個領域都有一點被交融在一起,往往就會覺得彷彿可以被設計的脈絡理解,但又不百分之百合理,也會覺得有藝術脈絡的影子,但也不完全符合。就是一種什麼都不是,但又什麼都是的狀態。我個人是認為這樣反而有機會突破原有領域的框架,探索到新的東西。

:關於定義這件事,我不會特別去想,可以設計與藝術都是,重點放在如何透過作品去探討議題或訴說故事,希望自己個可以讓觀者反思與想像的創作者。我目前專注於推測設計與跨領域設計藝術領域的研究、創作與教學,過往作品多環繞在這兩個領域的相關議題,透過建立虛構情境去探索各種可能性,對於外在世界探索物件、敘事與文化之間關係,提出整體認知的另類可能,以及對於內在世界挖掘新興科技對人類身體影響,提出個人存在的本質性提問。這些都是我發自內心想要去探索的呈現與疑問,在創作得過程中也是不斷地再回應自己。

 

2.國外有一些「Design Gallery」或「Salone del Mobile Milano」、「Collectible」、「DESIGNART TOKYO」等展會能販售這些介在設計與藝術間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台灣這塊市場發展的趨勢?

:在國外經由長期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設計與藝術)已經形成文化,設計與藝術對於大眾跟日常生活沒什麼兩樣,因為已經進入他們的生活之中。在國外(尤其歐洲)看展的人的不分職業、年齡、性別各種都有,是一種很棒的氣氛。當然,除了時間長期的醞釀之外,政府端由上而下的支持也很重要,加上對於設計與藝術邊界的模糊性的認可,也讓這樣的市場更容易前進,期待台灣可以一點一點的累積。

:對我而言,想要明確定義一個領域,並且只讓符合其定義的東西可以進入該領域發表,常常就是意味著這是一種資源分配上的意義。像國外有更多舞台可以讓處於不同領域之間的作品有發表的機會,事實上也是意味著他們對於資源分配是更多元與開放的。希望台灣可以有更多這種舞台讓創作的界線打開,讓更多可能性發生。

 

3. 推測設計在台灣還是一個很新的設計領域,你們認為台灣市場中,推測設計發展的困境是什麼?如果有可能性的話,那又是什麼?

:台灣「市場」這邊我先暫且定義成為「生存空間」,第一點是我們台灣設計教育對於設計的定義相對狹窄。簡短地說,經常只把可以解決問題、有功能性、可以販賣與購買認定為設計,但設計可以處理的事其實可以更寬廣的。第二點是缺乏生態系。沒有相對應的教育系統、獎項與補助項目可以支持做這類型的設計師。如果想要讓實驗性、概念性、批判性與推測性設計這一類型設計茁壯,從教育開始,但同時需要建構相對應的平台、獎項、補助等去支持著,只有單一一方都會讓領域成不了氣候。所以建立生態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我與廣毅從2015年來,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同意Paul的說法,我也覺得在台灣設計領域可以更以開放的心態去看推測設計、批判設計等等新的設計研究趨勢。在國外這些新興設計研究領域挑戰了設計的定義,用設計去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設計本來跟消費主義綁在一起的狹隘。這都讓設計有了一個嶄新的可能,設計科系畢業的學生可以更有能力挑戰多變的未來社會。

 

4.對 ΔDesignArt 的期許?

:非常喜歡 ΔDesignArt的初衷,打造一個開放的舞台讓年輕設計師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彼此認識交流。透過這個舞台,他們也有機會漸漸地發現有共同理想與視野的設計師,未來這個聚落可以有機會慢慢地茁壯。很期待未來年輕設計師可以逐漸形成自己的社群,同時有同伴一起做這種具挑戰性、開創性的計畫也會比較不孤單。

:有更多台灣的實驗性、概念性、批判性與推測性設計作品可以加入,甚至有更多年輕的設計師、藝術家一起共襄盛舉,給予他們在學校畢業之後可以露出的平台。當然,也讓無法被主流定義的設計師、藝術家們,也有機會被納入其中,呈現台灣多元設計與藝術的樣貌。

 

5.給我們一個設計與藝術間的Hashtag

#DesignNior

這詞是來自我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教授鄧恩與拉比(Dunne&Raby)寫的《Design Noir: The Secret Life of Electric Objects|黑色設計:電子物體的隱秘生活》一書。這本書為批判設計經典之作之一。「Design Nior」即為「黑色設計」,像是黑色電影(Film noir)類型一般,他們試著帶出設計新的類型,設計作為一種批判的形式,以及設計師如何作為作者的角色。同時,也進一步探討電子物件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塑造我們的互動方式,並影響我們對現實的感知。這本書探索了科技的心理、社會與道德影響,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日常物件以及數位世界的關係。

 

圖片來源 

#Auto-EthnographicDesign

自我民族誌設計(Auto-Ethnographic Design)來自於《The Auto-Ethnographic Turn in Design》(2021)這本書。它是一本由前安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情境設計研究所(MA, Contexual Design)所長 Louise Schouwenberg與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老師Michael Kaethler所共同編著的書。該書談論設計領域中的自我民族誌轉向,認為「自我民族誌」賦予設計師在自己作品中展現自己話語權的能力。自我民族誌設計除了將設計師放置於設計研究的核心之外,並將設計師自己與更廣泛的社會與文化進行連結,嘗試由設計師自己的故事出發去做設計研究,但仍然跟設計師自身所處的社會有高度關聯。也就是說,設計師在做設計的同時,不再只是傲慢地認爲自己可以透過設計方法知道使用者與消費者的需求,反而是虛心的從自身的故事與脆弱出發,看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進而產生真的連結與同理,並淬煉成設計計畫。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