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葉忠宜 ft. Mo_&_A(1204)、印刷工藝的觀賞指南 by 海流設計(1209)、moom bookshop(1211)

※內容由南港老爺行旅活動官網內容授權轉載

1211 moom bookshop

簡介/

moom bookshop 設立於 2016 年,店面位於台北市。販售藝術、攝影相關書籍,並引進海外獨立出版物、獨立雜誌。蒐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藝術出版商,將他們獨到的品味呈現給臺灣的攝影書迷。同時引進眾多攝影大師的過往經典攝影集,讓這些時常聽聞的重要著作能夠踏入臺灣書迷的眼界。

無論是新銳攝影師的獨立刊物,或是已出版多時、至今也許乏人問津的海外攝影集,往往大型書店並不會代理進口;以致於這些精美作品時常在臺灣探詢不著,只能獨自想盡辦法透過海外網站購買、支付大筆運費並等上數日。moom bookshop 致力於進口海外攝影書籍,願能讓許久以來仰慕海外攝影師書籍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讀者們,能多一個管道接近它們。

 

 

1.從你的產業及專業來看,如何定義什麼是介於設計和藝術間的作品?

藝術書籍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展示了設計與藝術之間的融合。許多藝術書籍不僅僅是文字和圖像的載體,它們本身也具備完整的設計概念和高度的藝術價值。無論是獨特的裝幀、各式紙張、特殊油墨、罕見材質,還是費時的加工方法,這些書籍通常印量少,有些甚至僅製作數十本,因而成為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然而,書籍的本質功能仍是傳遞資訊,使得它們需要被翻閱和觀看。這種功能性使書籍在某種程度上不同於純粹的藝術品,因為它們在設計上需要考慮商業性和實用性。因此,藝術書籍可以被視為介於設計與藝術之間的獨特產物,既具備了設計的功能性,也展現了藝術的獨特性。

 

 

2.國外有「Design Gallery」或像是「Salone del Mobile Milano」、「Designart Tokyo 」能販售一些介在設計與藝術間的Collectible Design作品。從書店選書的角度來看,這次展出一些書本形式的裝幀設計,很多都是有限定版數,就像是版畫一般。就你觀察類似這樣的作品,在國外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隨著桌面排版技術的興起和印刷方法的普及,出版一本書不再是出版社的專利。過去,出版書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各個出版環節都有深奧的專業知識。然而,在過去30年間,這一現象被各種軟體和硬體的進步所改變,使得眾多國家的獨立出版社和個人出版變得非常活躍,少量印刷也變得可行。

也因為這個原因,moom bookshop蒐羅了許多國外獨立出版的書籍,其中不少是藝術家獨立自製的刊物。這些藝術家不再僅僅依賴展覽來發表作品,而是透過製作自己的藝術書來發表創作,這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方式。

 

 

3.承上,在你的經驗中,台灣發展這塊作品的劣勢與優勢是什麼?

優勢當然在於台灣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吸取的養分,必定可以轉化成在國際間別具特色的作品。我們可獲取的資源也不比其他國家少,在地的社群也十分活躍。

然而,若要將我們的作品推向國際市場,相較於鄰近國家,我們面臨的挑戰較大。許多歐美的收藏家會特別關注中國與日本的創作者,但對台灣創作者的關注相對較少。因此,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他們的視野中,才能獲得應有的注意。

 

 

4.曾在日劇看過主管對設計師部下說出一句很衝擊的台詞:「我們為客戶做的設計是商品,不是你的作品。」你如何看待所謂商品與作品的交界?

我認為,商品與作品的交界在於商業本身。能夠賣得出去的就是商品,賣不出去的就只能當作是作品。在moom所販售的書籍中,有許多在引進時看到第一眼會讓人忍不住吐槽:「這書太ㄎㄧㄤ了吧,作者在想什麼,到底誰會買啊!」但結果卻大賣。所以,這些書到底是藝術家自嗨的作品,還是成功的商品呢?

 

5.對 ΔDesignArt 的期許?

希望可以越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