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插畫藝術未來的十年發展
插畫藝術家消極男子首次參加藝博會,有別以往黑白圖文創作的原畫作品全售罄!
//我是插畫家、還是藝術家?
在討論插畫是否可以被稱為藝術前,我們先粗淺談一下,什麼作品可稱之為「藝術」?
通常在美術館看見的作品,我們多半都能認可那些都是藝術。以美術館收藏藝術品的邏輯來談,要能在藝術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就必須在乎藝術品的「系統與脈絡」,非常簡單粗略地說明,所謂「系統」指的是作品展出的地方是否在被認知的藝術機構裡,如美術館、雙年展、藝術節、藝博會等。「脈絡」指的是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能否有自己的一套論述,在藝術史的各種流派中取得一個承先啟後的位置。
雷內.馬格利特手繪的商業海報【圖片取自網路】
過去我曾在東京看過超現實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展覽,當中看到一些插畫的手繪 Drawing 風格作品讓我印象深刻,那些「插畫」是他當時為某些店舖活動手工繪製的原作海報,100年後放在美術館裡就成了「藝術」。當時那些作品雖是為商業服務,但他也有為自己服務的作品,當他持續為商業與自己創作,作品的量與風格建立起來,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脈絡建立完整,被放在藝術史裡有了清楚定位後,又被拿到藝術機構如美術館或拍賣展售,就會被認可是藝術。
在逛亞洲插畫藝博會展間時,經常會聽到展出的創作者在介紹作品時會說:「因為跟某某業主合作,所以畫了這個作品...」,說實話,我認為這在成為藝術家的發展脈絡上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當他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服務商業,為了滿足業主的需求作畫,雖然會有自己的風格,但終究是為了服務業主而創作,作品彼此間沒有脈絡上的連貫,很難會被藝術機構認可,他們自己也會產生定位上的疑問:「我到底是插畫家還是藝術家?」
上為插畫藝術家 Beryl Wu ,下為插畫藝術家 唐葫蘆姑娘
//從純度來判斷插畫或設計是否為藝術
插畫的類型很多,可能是手繪 Drawing、或是電腦繪圖、甚至是3D表現。等號藝廊負責人沈耿立認為,插畫風格多元,再加上輸出載體廣泛,尤其很常跟設計的商案結合大量印刷,造成大家對插畫的印象較為廉價,但其實創作畫在畫布上或是牆壁上,還是輸出成印刷品、NFT等載體,與是否成為藝術的關係沒有這麼絕對。當中可以用藝術的「純度」比例來看,端看創作者看待自己的作品在藝術純度比例上佔比高低與否,插畫家可以做藝術品,藝術家也能畫插畫,插畫與藝術的定義是流動的,插畫家不一定都要朝著往成為藝術家的目標前進,這兩者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
Marc Newson在高古軒以青花瓷重新詮釋自己的經典設計——洛克希德躺椅【圖片取自網路】
就像 Art Basel Miami Beach 曾展出、由世界最大畫廊高古軒(Gagosian)所代理的澳洲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的設計作品般,不管是設計、或是插畫,我認為所有的創作表現其核心都是藝術,當你服務的對象是商業,你在藝術表現的純度就可能會比較低,因為有在商業市場中需要滿足的需求,可能是藉由機能解決某個生活上的問題,或是為了大量生產而犧牲藝術品的獨特性。如果你服務的對象只是自己,那在藝術表現的純度可能就會比較高,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作品要如何被放進藝術的系統與脈絡裡。
在亞洲插畫藝博會展出的創作者們,有一部分在設計產業中被歸類於「IP授權」的圖文創作者,與藝術品注重原作價值的市場取向不同,他們創作的圖像價值不在原作本身,而是在授權出去後的「商品產值」。據台灣 LINE 貼圖 2020 年發布的報告統計,台灣 10 大 LINE 貼圖角色創作者平均累積銷售額達新台幣 2 億,前 5 大創作者更是高達 2.9 億,更別說還沒將他們最愛做的手機殼、貼紙等周邊產品計算進去。
聚集許多圖文創作者展出的文博會IP館,光是一個週末就有超過30萬人排隊等著入館,人數遠超其他設計展館加總。文博會IP館策展人、也是藝術家兼設計師的王宗欣提到,當時文博會有個展區是邀請制,他們在挑選展出者時,並不會去區分到底是插畫家還是藝術家,反而是從他們的創作能否進入IP授權市場來判斷。在商業市場如此誘惑下,結合有趣企劃,作品與授權產品相輔相成,他們的創作就能像是印鈔機般快速成為金流來源,金錢誘惑下也會激勵他們繼續投入。
位於花博公園的2021文博會IP館外與館內的排隊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