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備的設計
《救援》階段則是發生災害後能用來救援的事物,「能自我防止災害擴大的手段」、「能快速救援的系統」、「災害難以擴大的設計」、「能即時傳達二次災害發生的功能」等,即時傳達發生災害情報的系統固然重要,但有許多事件是在救援時又發生的二次災害,比如說地震後救難人員進入大樓,卻因瓦斯漏氣而產生氣爆等,因此有些像是火災發生探測器等產品就被放在此類,其他像是中空透明滅火器、小巷專用消防車等都屬於此類。滅火器透明化可以讓人一目瞭然滅火器是否被使用過,也能確認裡頭藥劑的狀況,材質也因為使用了塑膠,整體輕量化許多。保持效能但縮小體積的消防車,能在狹小巷子中發揮功能。
《避難》很好理解,「保護身體的隨身道具」像是緊急避難包的準備等都算是此類,再擴大一點解釋的話,比如說「協助避難者移動到安全場所的機能」、「避難場所與安全確認的情報傳達手段」、「避難場所是否為安全空間」等也都算是。我覺得日本人在分析避難這塊做得很細緻,他們了解到避難時最需要的除了避難道具之外,更重要的是「情報傳遞」,原因是發生災害後,暫時安全的你該如何移動到絕對安全的避難區域?就是不讓自己二次受災的重點。加上我們都習慣坐大眾運輸工具,也仰賴利用手機查詢資料,重大地震後有可能讓電力系統及基地台癱瘓,無法想像的話,可以看一下各大串流平台都有、由小日向文世主演的電影《生存家族》,劇情描述某天醒過來世界就突然失去電力的模樣,十分寫實又警世,看完會激起一股極大的求生意志,想馬上去學一些野外求生的技能。
GK設計的戶外避難誘導照明系統非常優秀,利用太陽能提供電力來源之外,由於此產品需長期設置在戶外,因應大部分沒有災害的時間,設計師設計出三種造型因應不同街景,收到非常極簡又具機能,溝槽狀的部分可任意裝設導光板方向牌,內部電池可支撐四天使用,不只能安全避難也不會破壞街景。
2017年 YAHOO JAPAN 在銀座SONY大樓張貼的巨幅文字標示出海嘯高度的海報設計依舊震撼人心,設計師増永明子為大阪小學生設計的「海嘯淹水高度警示」走可愛路線,利用0.5m-3.5m共7種不同動物的身高暗示海嘯來臨時可能會有的淹水高度,並依據標示 將海報張貼在該位置若海嘯來臨時可能會淹水的實際高度,加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居住地區淹水高度的印象。日本在各個地下鐵入口都會有海拔高度的標示,高度越低表示地處低窪,淹水可能性高,也是類似功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