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萬事皆備的設計

不知道你有沒有被早上 9:21 的國家級災難警報通知嚇到?今天是「國家防災日」,前幾天發生的台東地震全台有感,尤其鄰近九二一這個時間點,似乎還讓人惴惴不安,為了消除這樣的憂慮,在此不厭其煩地呼籲大家一定要在家中準備好一個緊急救難包,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也可以打開檢查一下內容物是否有缺失或是過期、損壞等狀況。

 

講到防災就不免又要提到鄰近的日本。或許是台灣人太習慣地震,對這件事比較沒這麼有感,不得不說日本人的防災意識也是從2011年的311大地震後才開始覺醒,但這10來年民間企業卯足了勁開發防災用品(也或許是嗅到商機),一些大型連鎖生活品牌像是無印良品、LOFT等也都會看到防災用品專區長年販售,電視節目三不五時也都會將防災當成主題,進行猜謎節目或是介紹最新的防災用品設計等,都是希望藉由各種方式將防災意識深深植入一般民眾意識中。

 

 

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曾在2016年製作一個企劃:「そなえるデザイン」(萬事皆備的設計),提出震災發生到結束的六個階段——日常、成災、救援、避難、復原、振興,針對此六個過程,遴選了能解決問題並獲得G-MARK設計獎的產品或計畫,讓大家針對災害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日常》階段以防災為主,遴選標準為「將防災的智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視覺化」、「視覺化過往災害的記憶累積成資料庫」、「進行提升防災意識的溝通」、「放入防災概念的空間設計」等,我介紹過好幾次的「東京防災」專書是得獎作品之一,幾年前更推出了數位版,也有繁體中文版本,推薦大家到APP Store裡下載。為改善大家拿到書都不太會完整看完,大部分都供在書架上的問題點,APP將內容做得像是遊戲的方式,每讀完一些內容就會得到一些小道具用來妝點防災小衛士的家,進行當中的防災測驗也會解鎖不同空間,不知不覺就能獲得防災知識。

 

 

博報堂進行的「避難美食計畫」也是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想法,緊急避難食物在一般印象中看起來都很難吃,不過日本的避難食物進化到現在,已經有很多不只外包裝看起來美,甚至有很多廠商都開始想辦法要製作出可以放很久也很美味的避難食物,有的甚至是利用罐頭的造型才能製作出的美食,真的讓我太佩服日本人。

 

 

此階段中我覺得非常重要、而台灣還比較沒做到的就是「將過往災害的記憶視覺化」這件事,關於九二一的調查資料非常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表格數據,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有經過平面設計師設計的版本,可讓人一目了然當時實際受災的狀況(如果已經有了請貼在留言處跟我說),由原研哉帶領的日本設計中心團隊,將311地震時關於「震度、海嘯、輻射、電力」的資訊,以明快清晰的視覺設計語言紀錄發表於「311 SCALE」,我非常欣賞這個專案,也期待台灣有設計系學生能將此題目作為專題設計,我一定把你選進後浪賞!

 

 

《成災》階段挑選的是以發生災害瞬間作為準則,比如說「災害發生時不會使人類受傷的產品」、「能即時傳達災害發生的功能」、「維護人類生存的基礎措施不因災害停止的架構」、「能感測到危險自動停止的系統」、「能承受災害的建築結構」等。

 

今天早上由政府所發送的「國家級災難警報」便是屬於這類,不知道政府有沒有人會看到我的文章,這個警報系統可以拿去報名G-MARK,得獎機率很高。產品設計來說,有些會懸掛在天花板上如吊燈類,將造型做得比較圓潤或是輕量化,都有助於萬一掉下來時不會砸傷人。野原産業株式会社設計的超輕量天花板也有得獎,如果桃園的羽球館使用這項建材,發生屋頂建材掉落的事故就較不易砸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