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台灣農會品牌發展的下一步?

文字:Chad Liu   攝影:鄭弘敬  圖片: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

 

相較其他縣市、甚至是六都之中,在設計或行銷資源來說台北都是一個比較集中的城市,2016年國際級設計活動「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舉辦,更是將台北的設計能量一口氣拉到頂點,更別說經常在台北舉辦的大型設計展會或活動。然而隨著台灣燈會在高雄的成功舉辦並累計千萬人次,相信接下來將移師高雄舉辦的2022台灣設計展以及首次離開台北到高雄舉辦的2022臺灣文博會,也都將受到全台灣喜歡設計與藝術的人矚目,網路上流傳「高雄是文化沙漠」一語看來也將不攻自破。

 

2017年在駁二舉辦的高雄設計節展場風景

 

就我觀察,高雄的設計能量從2001年駁二藝術特區成立後涵養了近20年,2006年開始由高雄市府文化局開始於駁二致力推動藝文設計活動,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等都是涵養高雄設計藝術能量的重要里程碑,而從歷史的角度看,所有強盛國家的文化發展都從西岸原生到東岸,高雄境內有原住民、客家人等,民族文化豐富,不僅平原幅員廣大,有豐富的農漁業也有高雄港帶動工業發展,放眼全台灣似乎也只有高雄擁有這種農工商業與地理文化並存的地方,其實很值得媒體或品牌進駐發展。

 

對於這樣長期南北資源不均的狀況,本次高雄農會包裝與品牌改造設計案的承辦主理人——「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十分有感。「2017年高雄設計節幫市府三個局處做了展覽之後,我們心裡有個聲音覺得高雄設計力不會輸北部,同時我們也認識很多高雄在地的青年設計師朋友,總覺得應該要整合這些南部的設計能量。」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主理人,左為王嘉盈,右為林杰輝。

 

主理人之一的設計師林杰輝說,醞釀這些想法的時候,也一邊蒐集一些設計風格上可以將傳統形象做出反差較大的設計師名單,「後來跟農業局談合作的時候,剛好青年局有一筆青創基金希望給高雄在地青年使用,靈光一閃覺得好像時機到了。」林杰輝認為,這幾年來農會出產的水果禮盒慢慢從大大的真實水果照片包裝,慢慢進展到會用插畫、或是色塊表現的手法,可以看出當中開始有設計師與農會協作調整設計,不過發展幾年下來感覺設計上有點定型,好像只是使用不同繪畫手法呈現水果圖像,並未發揮設計真正的價值,有點可惜。

 

 

2019年一次由外貿協會為電商「南農電舖」牽起的緣分,他們為其中一項產品——位於燕巢的溪仔農莊設計了三色蜜棗禮盒,這是他們第一次帶著品牌營造意識進入農特產品市場的嘗試。當時他們不急著馬上使用炫麗的手法進行設計,而是進入地方去採訪小農,傾聽他們的需求,理解投入農業背後的故事,回到品牌營造的主題性,設計出一款三種不同綠色調的蜜棗禮盒,象徵蜜棗不同的熟成狀態,也呼應到水果有分級制度,可以隱性地從顏色來區分,而不是直接寫分級文字在禮盒上。這款禮盒也將蜜棗的形象抽象化,甚至也設計了代表「燕巢」的LOGO於禮盒上,顛覆了水果禮盒總是要有具象水果圖案的做法。

 

 

「這個禮盒包裝設計開啟了跟高雄農業局合作的契機,當時13號蜜棗——雪麗剛被研發出來,農業局希望幫雪麗蜜棗做個禮盒推廣,我們試著將品牌的設計思考帶入這個案子,把品種名稱『雪麗』擬人化女神形象,像是個怪物新人般的閃耀登場,做出了雪莉蜜棗品牌初始的形象。」設計師王嘉盈說,這個禮盒顛覆了一般農會水果禮盒的俗氣感反而還有進口水果的高級感,後來進到新光三越販售的時候也獲得不錯成績。

 

 

Before

After

 

有了這樣的實績,以蜜棗著名的阿蓮農會也找上他們做蜜棗乾禮盒,這是他們第一次與農會有比較密切的合作,顛覆過去包裝袋還是以水果圖片的方式,設計出很像下午茶會開一包來吃的點心盒樣貌,有著少女心噴發的粉色調,甚至還將阿蓮庒原有的LOGO做了設計升級。

 

 

他們不是把原有的LOGO整個換掉,而是建構在原有的元素構成上,去做了設計語彙的提升。原本的棗乾包裝是透明袋,會看到裡面的黑色果乾,說實話沒有很吸引人,上頭還有一個不是太好看的商標;改成後來的包裝後,袋上有比較漂亮的顏色跟LOGO,在物產館散裝販售的時候也比較讓人想購買,不過農會最後卻不是很買單,包裝用完後還是回到原本的包裝,原因是農會的產品市場主力還是在當地居民,農會認為原有包裝雖俗氣但親民,價格也較便宜,適合當地民眾購買,而升級過的包裝則是讓農業局採買賣到到外面市場去。雖說這個案例沒有徹底改造成功,不過這次的合作不僅讓農會理解設計師的想法,開始對設計思考有新的認知,也讓設計師們理解到農會在面對市場更多細節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