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ΔDesignArt的嘰嘰喳喳之夜

Text:Chad Liu   Photo:南港老爺行旅     ※內容由南港老爺行旅活動網頁內容授權轉載

 

從早期台灣設計師週的民間自發性活動開始,設計師在經歷過商業案的洗(ㄘㄨㄟ)禮(ㄘㄢˊ),往往都希望藉由創作參展獲得一些新的動力繼續往前,那些從設計觀點出發的創作少數會進入量產市場,其他止步於就是創作,更別說進入如藝博會這樣的市場產生新的生命。

 

然而國外有「Design Gallery」能媒介Collectible Design作品進入藝術市場,或像是米蘭的「Salone del Mobile Milano」、比利時的「Collectible」、東京的「DESIGNART TOKYO 」、邁阿密的「Design Miami 」等展會可以展出。台灣大小藝博會遍地開花,當代藝術逐漸打開封閉之門進入大眾視野同時,也能從「新一代設計展」這樣的學生畢業製作聯展中發現,有越來越高的比例看見同學不是做解決問題的設計,而是從自身出發的創作,甚至也有幾間大學引進如推測設計這種新興的設計方法,設計觀點出發的藝術創作,已是世界趨勢。

 

今晚邀到以不同方式參與《ΔDesignArt 2024》的幾位設計好友們,齊聚設計師葉忠宜美麗的家中,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吃吃喝喝聊設計與藝術的對談聚會,當中談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可作為未來台灣新銳們發展創作生命的方向。

 

 

設計普及化之前的藝術也是設計

 

設計浪人(下稱浪):從你們各自的專業來看,你們覺得如何定義什麼作品叫做介在設計與藝術之間?

 

何樵暐(下稱樵): 哇,一開始就要聊這麼大的事情嗎?(笑)。其實從我的觀點來看,這兩者之間應該是可以沒有界線的。從批判設計或推測設計來看,有些前衛的設計工作室可以拿到案子做比較實驗性的研究,像是英國有設計公司和新加坡政府合作,研究如果未來海平面上升政府該如何準備住宅因應、或是英國人口高齡化,如何確保勞動力讓社會繼續前進等,但即便在西方或是亞洲都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推測設計本質上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要讓企業願意投資確實相對困難,企業會覺得這是研究而不是能夠即時獲利的產出。這也是該專業在學術領域較常見的其中一個原因。

 

曾熙凱(下稱熙): 我想產品設計先天上可能就比較不容易會有這種悖論產生。任何的藝術形式只要給了最低程度的功能性,就有機會被稱為設計,這樣的作品有可能就會進入到新興領域的Collectible Design 或是所謂的Designart,發展的方向就會往設計藝廊去。

 

圖片來源

 

我剛畢業的時候曾想過走設計藝廊的路線,我的畢製「PhotoGraphy」是物件跟攝影的結合,在製作過程是將感光塗料塗在花瓶上,放置於箱型針孔相機中帶去戶外經長時間曝光,在物件表面以照片顯影技術留下特殊紋理。但我坦白說這條路需要大量的時間累積,不斷地做作品,也會需要有資源支撐,說實在非常不容易。

 

浪: 我現在經營畫廊,很能明白你提到成為純創作藝術家在畫廊求生的難處。藝術家要能生存,要嘛做作品販售,再不然就是有人委託訂製。新人不一定會被畫廊經紀,就不會知道自己下一檔展覽在哪裡,自然也不會知道下一筆收入在何處。

 

葉忠宜(下稱葉): 以前所謂的設計其實是應用藝術,18-19世紀歷經兩次工業革命,有工業製程的量產成為主旋律,1950-1970間技術迅速成長,影響到印刷工業發展,設計兩字在此時成為藝術與大眾溝通的代名詞,設計普及化有它的時代意義,不只追求美感,更像是在工業製程裡追求某種制度化上的程序建立。

 

浪: 這讓我想到有次我去看雷內·馬格利特的東京特展,看到他以前為商店繪製的活動宣傳手稿,放到現代就是一張以插畫形式手繪的活動主視覺海報。放在那個時代,要說這是設計也無可厚非。

 

圖片來源

 

葉: 對啊,然後最近我書系裡出了一本 Karl Gerstner《設計的程序》,他影響後世之深的是奠定了歐洲廣告設計的前衛藝術性,然後像是奠定設計系統化基礎的Emil Ruder、Josef Brockmann,他們不只開設畫廊展覽,也在具體派藝術流派上創作。所以你會發現他們不會特別去分別自己做的事情是設計還是藝術。建立在工業製程上的設計,與藝術性的畫面構成,這兩者其實不會互相衝突。

 

藝術家創作背後的設計思考

 

浪: 我看過一個日劇裡擔任建築師的女主角,有次她跟同事說:「我們為客戶做的設計是商品,不是你的作品。」這句台詞讓我印象好深刻。忠宜一直以來在所有商業案上都堅持自己的美學藝術不妥協,好像不太在乎市場,然後最神秘的是業主都買單?

 

葉: 我常跟大家說做商業設計要了解社會脈絡跟互動性,我那些看起來好像很挑戰市場的設計都是我的設定,期待作品進入商業市場後挑動神經引發商業反應。我認為這跟藝術家在做創作的時候思考的邏輯很像,挑戰某些既定的規則,他們作品價格高但背後有他設定好的事情。

 

你看杉本博司的攝影、或是草間彌生的作品,看起來或許只是藝術家想闡述內心想法,但你去讀它背後的脈絡跟文本,會發現那是他觀察世界後投射到內心消化才轉化成作品,牽涉到的知識與視野是很縝密且宏觀的。某個程度上你也可以說那是被「設計」過的。

 

浪: 會不會是成熟的藝術家才知道可以這樣做?

 

葉: 也不一定,成熟的畫廊會跟藝術家溝通那些創作表現的形式。像是漫畫家的作品也都是與編輯一起創作調整,最後成為受大眾歡迎的作品後,漫畫家就有了一條軌道依循往下創作。這對我來說都是設計的程序。你做的東西一但放到市場去尋求消費者買單時,那就已經進入商業的環節了。

 

浪: 話說回來,推測設計好像跟藝術家做創作比較像,會需要去觀察很多社會脈絡,累積很多文本做設計。

 

樵: 推測設計確實需要這些論述,只是並不是作為附加的購買商品。不過我記得曾看過《愛x死x機器人》的導演專訪,他說:很多創作者會說我才不要把靈魂賣給商業,但他卻很樂意出賣他的靈魂。我對那個訪談印象深刻,那句話某個程度打醒了許多人的。只要你活在這個世界,無論設計還是藝術都將跟資本主義有所連結。

 

 

葉: 我也想賣我的靈魂只是沒人出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