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K38 GO HI MART》農產潮店閉幕後
想告解一件事。
坦白說,我非常不喜歡只有展板印刷輸出的資訊圖文展。更別說如果展覽內容是在網路維基百科就能得到的資訊,為什麼還需要浪費紙張印刷出來放到展場裡,讓大家千里迢迢跑到展場裡排隊觀看?我也對於時下所謂「梳理脈絡」類型的展出形式有些疑問,我承認在台灣還不是被國際認可的台灣之前,我們的確需要很多向內整理自己的舞台,但資訊整理完之後,難道展出形式就只能把整理完的文字資訊,變成一些 Fancy 感的立體裝置,讓民眾拍照打卡上傳而已嗎?展覽當然會需要一些圖文展版說明,但我始終覺得策展單位可以做的事情應該不止如此,就像設計師們在做設計時一樣,透過各種「轉化」的手法,變成獨一無二的原創展品,做展覽時至少應該要做到這一步才行。
就我觀察,平面設計事務所擔任策展團隊,其實很容易出現上述類似狀況。不過這次2022台灣設計展中,映品形象設計事務所負責策劃的《K38 GO HI MART》卻非常與眾不同,不僅是唯一可以把展品吃進肚子裡的展,還有一些展品將會在不遠的將來落地成真,現場還販售了可愛的設計周邊產品,也有年輕設計師用設計提出農產品未來的願景,設計農產格外品的商品提案,期待有心廠商出現合作。小小的展區層次豐富,能真實用五感全面體驗。
《K38 GO HI MART》策展人,映品形象設計。 左為王嘉盈,右為林杰輝。
策展人映品形象設計的林杰輝設計師說:「其實一開始目標設定的很單純,希望展覽不只是展覽,透過邀約擁有設計思考但不同產業的創意人加入,打開展覽的廣度,然後向未來的業主進行實際的設計提案,每個作品更都做到能實際量產的程度,然後形式上再多挑戰一點點,把設計好的食物真正做出來讓民眾吃下肚。」進行高雄農業品牌改造案之後,他們了解到農業結構上的問題其實很複雜,也很難透過什麼一次性的標案或活動就達成什麼翻轉,既然有機會能在台灣最大的設計展會上有一個位置發聲,那就希望來看展的民眾能留下一個最深的印象。
參展設計師群像。左起:何勝清、郭欣翔、黃梵真、王嘉盈、林杰輝、小麥、王柏岳、王柏偉
回頭來看參加這個展覽的設計師們:湯湯水水設計的黃梵真與何勝清、Mak小麥、相森設計的王柏偉、王柏岳、穿幀影線影像製作、以及獨立影像設計師郭欣翔......可以說每個都是台灣設計展會過往不曾出現的新面孔,雖說映品形象設計曾在「高雄設計節」這樣的大型設計展會擔任分區策展人,但包含本次的主辦單位高雄農業局,也是第一次主辦展覽,如果再找這麼多沒參加過大型設計展會的年輕設計師、甚至非設計師加入,不怕會增加展覽執行完成度的風險嗎?
「其實我沒把這件事當成門檻耶,當初決定要從農產格外品的議題切入,然後想找設計師來設計各種水果加工飲料的包裝提案時,很自然就想到Mak的小麥跟湯湯水水設計的梵真。小麥雖然是澳門人,但她在台灣工作時有很豐富的農產品牌設計經驗,梵真則是在商品包裝上有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加上我們想提案做果香咖啡,他有跟咖啡品牌合作過的經驗,所以就希望邀請他們設計。」
王嘉盈說,這次台灣設計展的規模較過往龐大,他們預估台灣絕大多數在檯面上的設計師應該都會被找進來參與,在南部的許多設計師好朋友們也都是其他展區的策展陣容,因此思考邀展對象時,就希望找一些我們覺得不錯的新面孔加入。王嘉盈笑說,這次展覽目標很明確,參與夥伴雖然年輕資淺,但相關經驗都有。也是後來某天才發現,四季飲料區的設計師們都沒參加過大型展會,而且平均年齡才27歲,能這樣給予青年設計師機會很榮幸。
至於《GienJia》主廚蔡易達的加入,更是傑出的一手!蔡易達雖說不是一位設計師,在之前的專訪中你可以看見,他是一位非常具有設計思考的人,從他的料理可以發現,他解構台灣飲食文化,結合在地有機食材,以法餐手法重新組合,連擺盤都是延伸食材周邊的自然環境意象,甚至也在做產地到餐桌的生態鏈整合,重點是做完的料理還非常好吃!
「我們希望打開大家對設計展的思考方式,不要只是所謂『設計師』才能參與。其實本來是還想許願找攝影師來,用主廚做出來的料理跨界合作另外一區影像創作,但後來攝影師大家也都忙著10月的各種展覽,因此作罷。不過我們能找主廚來做食物設計,應該也算是台灣設計展歷史以來,很難得不是以設計師身分加入設計展的人吧?」王嘉盈笑說。
林杰輝補充道,「這次找設計發浪加入策展陣容,也是希望挑戰這件事——『誰說設計展只能是設計師加入?只要參與者具有設計思考,就能發揮他的專業,在設計展發揮影響力!』設計發浪寫的文章除了宣傳之外,也是一種線上展覽的形式,不只讓一些真的來不及參與的人可以閱讀圖文,了解我們的策展概念,更能讓來過的人回家後看文章細細回味,未來都成為推動農會市場改變的一份力量。」
至於在展場販售食物,則源自農業局一開始的胡亂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