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ΔDesignArt 2025/Soul & Spirits /臺灣百味琴酒計劃

※內容由南港老爺行旅活動官網內容授權轉載

 

未成年請勿飲酒|開車不喝酒|理性飲酒

 

Soul & Spirits/臺灣百味琴酒計劃

簡介/

旨在透過琴酒這個有高度可塑性的酒類媒介,展現臺灣豐富多元‬的在地風味及故事。結合傳統與現代、地方食材、工藝精神,轉譯臺灣特色進而打造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限量琴酒品項。計劃特色包括:在地食材入酒‬‭、小批次製作‬、‭協作精神、品牌合作,推廣臺灣地方文化與風味層疊之‬美。

百味:象徵臺灣多樣性的飲食文化與族群融合的滋味,這項計劃藉由琴酒重新詮釋本地精神與風‬味巧妙,讓臺灣味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關注。

 

 

1.某些日本陳年威士忌由於酒廠已不再生產,年份高的日本威士忌一瓶難求,有的甚至在藝術拍賣平台‬上也會成為一種「藏品」上架拍賣販售宛如藝術品。你如何看待這種狀況?琴酒是否也有類似的市場機‬會發展?‬

日本威士忌的價格與供需狀況在許多炒作下儼然像是投資標的,在拍賣平台上變成藏品而只剩觀看價值‬以及身家地位的展現;對我來說,除了酒瓶本身是工藝作品的情況之外,再好的酒都需要透過嗅聞品嚐‬,才能呈現酒液其中價值。琴酒也有少量年代久遠的老酒在市面流通,但是不太會像威士忌市場備受矚‬‭目;要像威士忌那樣發展的可能相當有限,畢竟琴酒在大眾觀念比較少跟社經地位做連結。

 

 

2.你經營的酒吧「sidebar」素有琴酒博物館美名,你甚至把製酒定義為一種「工藝」出了一本《琴酒工藝全書》,可看出你對把自己定位在職人的‬高標準,可否與我們分享你對製酒工藝的觀點?國外又是怎麼看待製酒工藝?‬

其實製作琴酒本身的門檻並不高,大量製造的普飲款琴酒與小批次工藝琴酒差別在於其中風味的鋪排、韻味及蘊涵其中的意念,使得個別琴酒之間在起步製程有著根本的不同。先有對自身投入酒款類別全面的認知與瞭解,對自己作品的創作訴求,過程中產生的質疑和‬熱情的消長,都是我認為製酒工藝必經也是必要的關鍵。國外製酒工藝在於對材料的理解、製酒的手‬法、風味的掌握都有很顯著的投入;這是我在參訪過國內外近百間酒廠親身感受到的結論。

 

 

3.本屆大會主題為「Paring配搭」,你在台灣百味計劃中與眾多品牌合作,每支自製琴酒酒標也有自成‬一格的插畫風格,這個計畫似乎不只是製酒如此單純,在最理想的狀況下,你希望台灣百味計畫發展到‬最後的未來是什麼?

我覺得透過與外在不同領域連結而產生的創作是相當有趣且富有挑戰的;與餐廳或甜點品牌、協同在地‬物產、連結文化,都是工藝琴酒與之配搭延伸出的風味多元。而在酒標上也不侷限風格,讓每一款琴酒‬都保有自身特色。最理想的狀況下,希望臺灣百味琴酒計劃最後能成為搭載各種面向,表現來自臺灣的‬風土、文化,用風味向世界表述這片土地點滴故事的品牌。

 

 

4.國外有一些Design Gallery,或「Salone del Mobile Milano」、「Collectible」、「DESIGNART TOKYO」等展會能展售這些介在設計與藝術間的作品,對我們這個新興設計藝術平台「ΔDesignArt」有什麼期許?

ΔDesignArt能把工藝琴酒納入藝術設計的一環,對於我而言是相當獨特的概念。談論到藝術設計通常是‬很視覺的想像,或者是生活中物件的解構創造;即使酒標繪製和瓶身製作是關於視覺的設計,但是提及‬風味藝術在嗅聞飲用是另類感官的美學這件事,對於大眾是相當大且陌生的挑戰。希望這個平台能發掘‬出更多元在五感中的藝術設計可能性。

 

 

5.給我們一個設計與藝術間的Hashtag

#TatsumiDistillery‬

Tatsumi Distillery(辰巳蒸留所)是日本郡上八幡的一人工藝酒廠,在日本琴酒喜好者圈內極具代表。

‭不追求大量製作,也不投入行銷操作,單純從日本在地物產追求許多風味組合的呈現,同時在酒標設計‬與不同藝術家合作,於酒廠舉辦交流活動。酒廠創設迄今近九年,每款作品都在推出時搶購一空。每當‬我對蒸餾工藝琴酒感到困頓的時候,會找機會到郡上八幡找辰巳先生對話,品嚐彼此的作品,藉此讓自‬己不要徬徨迷茫。想從琴酒風味中感受到獨特的意念,辰巳先生的酒相當值得嘗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