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9

一食入魂!小山薫堂監製、大阪萬博展館「EARTH MART」超詳細介紹

圖片來源

 進入「未來的樓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傳說中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小野二郎之名已不需多言敘述。本展區「13.凝視未來的壽司職人」以極具真實狀態的高清影像,呈現小野二郎捏壽司的神之場景,小山薫堂在幕後紀實的影片中表示,小野二郎將在萬博閉幕前喜迎百歲嵩壽,即便沒能吃到他本人捏的壽司,但也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將他的身影牢牢記在腦海。板前旁掛的壽司名稱乍看之下似乎平平無奇,但仔細一看卻是許多神奇的名稱:「不會食物中毒的牡蠣」、「不會過敏的蝦子」、「夏天的比目魚」等,問了工作人員才明白,影片中小野二郎捏製的壽司食材,都來自於養殖。

 

 

策展團隊企圖這個樓層呈現食物科技在未來的影響力,小野二郎也說,當氣候變遷使得時序錯亂,傳統當季的食物似乎也變得不當季的時候,當下要如何端出最好吃的食物,是職人們需要做的努力。當團隊向小野二郎提出企劃時,小野二郎提出唯一的條件,如果讓他覺得養殖的食材不好吃,他就會婉拒邀約。後來小野二郎吃到透過科技精準養殖的食材,默默地說了一句「很好吃」,於是答應接下這個邀約,才能讓他的英姿透過萬博被數百萬的民眾看見。

 

 

圖片來源

 「14.進化的冷凍食品」展出將各種蔬菜魚肉等多餘的食材急速冷凍打碎成粉末後,再塑形成為各種新的未來食物,如和山形大學合作的「再生米」、新鮮章魚粉再製的章魚熱狗等。

 

圖片來源

「15.重現記憶中味道的廚房」裡,以「錄食」為概念,透過感測儀器更為精準地記錄名廚料理時的資料,精確到每秒每度每克,力求讓世界每個人都能依照步驟輕鬆地重現名廚料理。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16.讓大家幸福的未來甜點」募集世界各國9-11歲小朋友的創意與手繪,在經過設計師的專業將其繪製成設計圖,從400個創意中選擇了34個點子落地。 我超喜歡「未來西瓜」這個創意,裡頭的彩色晶球都是人體所需要的維他命與營養素,甚至西瓜的種子比果肉還要甜!

 

 

圖片來源

「17.EARTH FOODS 25」則是結合設計的力量。這是一份從日本長年培育出的食材、食品,以及與飲食相關的智慧與技術之中,精選出25項代表性元素的清單。日本的飲食文化,凝聚了「與地球共生」的理念與「飲食智慧與技術」的積累。作為擁有世界第六大海洋面積的海洋國家,日本自古以來傳承了「海藻文化」與「發酵文化」,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智慧與技術,並形成了將蔬食、發酵與健康緊密連結的自然觀。

 

當中選出食材後,經由5名主廚製作成料理後,再經過徵件選出設計師的創意,並實際製作成包裝模型展出。

 

リオネル・ベカ(ESqUISSE エグゼクティブシェフ) 

 

 

 

石坂 秀威(SEA VEGETABLE 料理開発担当/シェフ)

 

 

 

加藤 峰子(FARO シェフパティシエ)

 

 

 

サンティアゴ・フェルナンデス(MAZ ヘッドシェフ

 

桑木野 恵子(里山十帖 料理長)

 

看了一下獲選名單,發現其實也有蠻大一部分設計來自學生與上班族創意,並非設計師的創意才會入選,在此區展示裡不僅實現了設計共和的群像,更重新定義日本飲食所具有的價值與本質,並將其與世界共享,期望能為全球飲食文化的發展與環境問題的解決作出貢獻,也是萬博給我的想像。

 

 

海菜/ 渡邉佑菜(設計師) ; 酸梅/   佐藤隆広(OHAGI)

 

 

昆布/ 笹木拓步(上班族) ; 河豚/   神谷利男(設計師)

 

香酸柑橘/ 吉田和佳奈(學生) ; 醃漬蔬菜/   森明子(老師)

 

 

展覽走到尾聲,眾多木桶映入眼簾,「18.UMEBOSHI ~BANPAKU-ZUKE~ 2025→2050」會拿到一張萬博醃漬梅兌換卷,木桶裡都是在萬博期間醃漬來自和歌山的梅子,預計在25年後的2050年開封,拿到這張兌換卷的人,屆時可以參與活動領到25年前醃漬的梅子時空膠囊。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真心佩服日本人的創意,展覽並非在當下結束,而是留下一些對未來的想像,而為什麼是梅子,官網寫著:梅花在嚴寒的冬天裡萌芽,作為百花之首率先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由於花瓣有五片,因此自古以來被視為能招來「五福」的吉祥之花。據說,一朵梅花就能讓這個世界同時變得明亮、芬芳、溫暖而幸福。所謂的「五福」是指:一、長壽;二、富足;三、無病;四、喜好行善;五、得以善終。

 

 

身為以梅花為國花的台灣人看到這些敘述,不禁有點汗顏呢。原來梅花有如此吉祥寓意,似乎我們也不一定只追逐櫻花,也可把梅花當成台灣人的驕傲。

 

正當我以為展覽結束,看著牆上的幕後花絮影片,最後被領入一個黑暗的大房間——「19.結語」

房間內有一張巨大無比的餐桌,讓20幾位參觀者圍繞在圓桌旁,過一會兒影片就開始,影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與地球人圍著餐桌一起吃飯的照片和影片。圍在餐桌旁的我們,以及影片中的眾人,呼應到最一開始由松本潤帶領大家進入「一食入魂」的影片,前後呼應完美地畫下句點。

 

 

看完此展感慨很深。萬博究竟要帶給一天20萬的參觀者什麼樣對未來的想像?國家館盡力端出各國特殊文化,以及絢麗的沈浸式影片,企業館則是最新科技的火力展示加上業配,更多是跟人類健康有關的機器或服務。小山薫堂企劃的「Earth Mart」,透過日本人的視角帶領觀者重新思考「食物」這件事,地球上78億人每天都會把食物送進口中,但我們除了思考著今天想吃什麼好吃的東西同時,好像很少以全球規模思考食物對人類的意義。

 

展覽裡沒有炫砲的沈浸光雕,但透過20個展區作品串聯思路,帶領著你慢慢思考食物跟環境、以及跟自己的關係,真實看見每天即便地球人總和消費這麼多的食材,另一端仍是有人無法飽餐一頓的現實,也試著想像未來25年裡,食物因科技產生更多現在進行式的變化,搞不好25年後兌換到的萬博漬梅子,也是經過某種科技改造過、吃了會年輕10歲的神奇果實也不一定。

 

我想未來我面對餐桌上的每一道料理,將會懷著更加感謝與珍惜的心情享用吧!能親身參與萬博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