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ΔDesignArt 2025/陳弈通 ft. 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圖片來源 marie claire

 

※內容由南港老爺行旅活動官網內容授權轉載

 

陳弈通 ft. 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簡介/

21歲,2024 巴黎奧運台灣男子鈍劍代表選手,勇闖32強,平隊史最佳。15歲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年奧運取得國際混合組男子鈍劍混合團體銀牌,被喻為最強擊劍國中生的「天才劍客」。

 

曾就讀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SCAD),專攻平面設計與球鞋設計。目前就讀羅德島設計學院 (RISD),專攻平面設計。

 

日前改造巴黎奧運選手村的棉被,設計為外套及包包上傳社群後獲得國際眾多迴響,短短不到一天就獲得五萬多的讚,引起其他台灣奧運選手爭相要求他設計改造,連奧運官方社群也有轉發。

 

ft.參展者介紹

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簡介/

台灣第一所針對 10-12年級高中生結合藝術設計、影視音樂、人文思辨、表演傳播、美感教育等多元跨域、適性學習的實驗教育機構。自2017年成立起,培養高中生發展天賦、展現自信,進入國內外藝術設計知名大學或國內公立大學不分系跨領域學士學程就讀。

知名奧運鈍劍選手陳弈通為校友,除了成為支持他鈍劍選手生涯的後盾之外,學校教育課程啟發他對設計與藝術的熱愛,不僅在運動場上有優異表現,創作上也展現出他獨特的個人風格。

 

陳弈通 專訪 

陳弈通改造巴黎奧運選手村棉被的外套與包包

 

1.Collectible Design(收藏型設計)是國外一股新的收藏潮流,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定位,是設計商業、藝術創作,或是其他?

我從小就很喜歡收集各種有趣的物品,像是寶可夢、遊戲王卡、服飾、限量品或是帶有故事性的作品。

所以面對 Collectible Design(收藏型設計)我覺得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延伸。

我希望它們帶著創意與實用性,能夠被使用、與生活互動;但同時,我也希望每件作品能帶有情感、故事,甚至能成為被長久收藏的物件。

 

 

 

2.可否與我們分享在學學實驗教育機構裡跟國外的設計教育中,跟一般國高中的教育學程你自己感受到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師資。在學學實驗教育機構或國外學校,老師會鼓勵同時透過自己的經驗、背景,提供給我們不同參考的表方向。 這種自由度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也讓我更清楚自己想走的方向。

 

3.本屆大會主題為「Pairing配搭」,你是台灣擊劍國家代表隊選手,同時是設計師,也以運動為主題做了很多有趣的藝術作品,運動跟創作兩個身份,你會希望未來如何發展?

我覺得運動跟創作對我來說其實是互相影響的。擊劍讓我學到很多關於專注情緒控制的東西,這些也慢慢變成我在設計或藝術創作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未來我希望可以繼續在這兩個領域並行,讓自己的作品不只被看見,同時把運動帶給我的能量、故事跟精神也傳達出去。

 

Yu-Mei Huang 個展風景

 

4.國外有一些Design Gallery,或「Salone del Mobile Milano」、「Collectible」、「DESIGNART TOKYO」等展會能展售這些介在設計與藝術間的作品,對我們這個新興設計藝術平台「ΔDesignArt」有什麼期許?

我覺得這些展會給很多介於設計和藝術之間的創作者一個平台能被看見。期許「ΔDesignArt」讓更多有溫度、有觀點的作品被發現、被重視,也帶動台灣甚至亞洲對Collectible Design文化的發展。

 

 

5.給我們一個設計與藝術間的Hashtag

#ArtInMotion (流動中的藝術)

 

 

 

 

 

 

《ΔDesignArt 2025》設計藝術展會

■ 展會日期:5月09日至5月11日

■ 活動時間:11:00-19:00(最終日至18:00)

■ 活動官網:https://lihi2.com/vtiet

■ 主辦單位:#南港老爺行旅 #ThePlaceTaipei

■ 策展單位: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