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字 / 少年哪 , 你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什麼?/ 212019
第七屆後浪賞2020
原創實驗藝術獎
得獎作品:
少年哪 , 你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什麼?/ 蕭宇鈞, 孟可研, 張斯凱, 江偉暢 / 中原大學 商業設計系
植物的情感與思維表現,一直是近代科學家極力想要論證的有趣議題。1966年,一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測謊專家克里夫•巴克斯特利用測謊儀來測試對植物進行各種互動時的反應,他發現當他澆水的時候,植物會出現類似人類在開心時出現的曲線圖;當他在心中想像用火燃燒植物的時候,植物的情緒示意圖也奇妙地出現情緒激動的反應,但他根本沒有進行動作,後來他真的拿著燃燒的火柴接近植物時,植物就出現了劇烈的恐懼反應。更值得玩味的是,當他心想著假裝要燒植物,植物卻彷彿探知他心理一般,沒有出現太大的情緒變化。而近年來這些與植物互動的實驗,更由許多科學實驗證實,植物的確有感知外界其他物種的能力,甚至還能進行千里之外的交流。
《少年哪 , 你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什麼?》這個專題光是命名就很吸引我,很想知道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他們使用了水族箱(仿生自然環境)、石膏像(無機物)、植物(有機物),進行一場實驗性的音樂即興創。首先將石膏像的敲擊聲響藉由水下麥克風收音,並將敲擊聲透過Phaser與Reverb效果器的渲染,產生了一種類自然水流聲響。接著把電極接到植物上,利用 midi sprout 把植物體中的生物電轉換成midi訊號藉以控制合成器的音色,他們使用了六組不同種類的植物來嘗試六種不同的樂器,現場即興創作了一段音樂,再用影片的方式記錄整個實驗過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人類與植物一起組成的樂團,主要由六顆植物創作音樂,人類做後製與合成剪輯。
我非常非常喜歡這個實驗。人類雖自詡為萬物之靈,但我們對自然了解的還太少,總是想控制一切的人類退到幕後,由平常看似無言的植物操作樂器為自己發聲。組員中的孟可研與江偉暢平時喜歡玩樂器,所以負責演奏與前置工作,蕭宇均與張斯凱負責影片的拍攝、剪輯與動態設計等。張斯凱說,大家一開始做畢製的時候就沒有想要去比賽拿獎的打算,但一定要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次實驗性的創作,集合不可預期的植物演奏以及現場即興效果,成為一首很有趣的實驗性音樂,而這個創新形式也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無遠弗屆的魅力。
他們原本是在大自然採集聲音,想做一張專輯,也打算做平面視覺與動畫,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正常的畢業專題。但說實話如果真是這樣,我可能就不會選進來了,除非採集聲音的地點,是人類很難前往之處,或他們採集聲音的主題性有趣到讓人難以割捨。現在這樣的實驗性音樂創作比原本的專題翻倍有趣,雖然尚不成熟。你如果問我這算是什麼商業設計?我可能會跟你說:「沒錯,這的確不是傳統定義上的商業設計。」某個程度上我蠻佩服指導老師願意讓設計科系的同學做這樣的畢業製作,但我始終認為設計是一種邏輯與方法,如果他們運用在設計科系這四年學到的設計思考摸索自我,最後得到的解答是這樣的實驗性音樂創作,我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可。
該改變的是成人舊有的傳統思維,而不是正奮力改變自己、突破自我限制的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