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在梨山深谷吹起一陣藝術的風

 

懷抱著很多沒進過部落的平地人才會有的虛幻想像,我進入了環山部落。

 

 

環山部落因四周被3000公尺以上的南湖大山及雪山連峰所環繞而得名,人口構成主要是泰雅族,舊名「Sqoyaw志佳揚社」,站在部落裡陡峭的斜坡上向部落主要街道區遠望,經典紅綠鐵皮相間的矮房點綴在一片綠油油的山林間,頗有來到隱世移居的桃花源之感。位在街區中心前方,是一大片看不見盡頭的果樹,是住在這個部落裡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接待家庭哇哈妮的經營者、也是梨山地景藝術節參展的泰雅族藝術家——Labi Unaw (詹韋儒)跟我們分享,這裡依季節種植很多水果,蜜梨、水蜜桃、甜柿,「我先生種了很多水果,但我其實也搞不太清楚他種了什麼哈哈哈哈。」面對原住民樂天的個性,我只能跟著她一起傻笑。

Labi Unaw 沒有一直待在部落裡,她也和其他在厚厚的柏油與水泥間,尋找自我文化的部落青年一般,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的自我懷疑中成長。她雖明白泰雅的苧麻織布工藝在原住民諸族當中數一數二,但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已和這樣的傳統文化失聯,畢業於嶺東服飾設計系的她,決心要一步一腳印地找回自己的根,只是傳統技藝最重代代傳承,相關技術已在上一代失傳,在部落各地尋尋覓覓,發現她的嬸婆Yungay Walis 還記得一些,於是跟著嬸婆在過去的舊相片裡找線索,也訊問部落的耆老,一點一滴地進行泰雅 Sqoyaw群傳統織布工藝的重建工作。

 

 

 

她為梨山地景藝術節製作了一個代表她心聲作品——《部落的水精靈 Qulih balay》。梨山地景藝術節基地鄰近大甲溪,其上游七家灣溪是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故鄉,這個作品是一群想要返鄉迴游的鮭魚,她利用弓箭、黃藤製作出魚身,再使用她擅長的 Sqoyaw群織布工藝,織作出條紋、三角形紋、菱形紋等幾何織紋。每隻鮭魚姿態各異,身上垂掛著厚重繁複織布,是因應高山氣候而自然演變的風格。此作品陳列在梨山部落的櫻緣丘,有隻鮭魚與其他同伴方向不同,魚頭指向遠方環山部落,Labi Unaw 說,「那是代表我想回故鄉的心情,做這些事情,最大的意義就是傳承知識給下一代。」

 

 

 

 

 

走在環山部落的小巷弄,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鄉間鐵皮,上頭總會有著風格強烈的彩繪壁面作品,以舒服的柔軟淡彩繪製出藝術家眼中的部落與泰雅文化,仔細看了看署名,才發現也是參展梨山地景藝術家的泰雅族藝術家「浪Lang Pasang(林春節)」。從她位在梨山文物陳列館、以環山部落為發想參展的作品中《魚.筌滿滿》可以發現,她除了是壁面彩繪藝術家,也是平面設計師,更是一位花藝師!巨大竹編魚荃裡像個她構築出來的小世界,裡頭種植了植物花卉,上頭也有編織魚群作品。她希望藉由這個裝置傳承泰雅部落的漁獵文化,「用魚筌捕魚的行為裡隱藏著泰雅族對環境永續的概念,可以由人們選擇魚的大小,小的就放流達到自然永續。」浪Lang Pasang說,她會盡量利用天然素材,或是部落耆老傳承的智慧,教導小朋友在創作中自然學習資源再利用的重要性。

 

 

 

 

除了兩位泰雅族女性藝術家,梨山地景藝術節也找來兩位平地人藝術家代表,藉由他們的創作去看看其他部落的風貌。放置在梨山觀景台的《刻下,海拔1956》是著名紙雕藝術家成若涵的作品,她邀請了梨山國小的同學來共創,從孩子們的眼睛去描繪他們如何仰望父母的背影以及部落生活,她再將這些畫作製作成鐵板紙雕,呈現部落每天的日常。為了增加作品層次,她再邀請新佳陽部落工藝師張義建、張聰明、林鳳美製作弓箭編織,結合鐵雕裝置後呈現出與她以往截然不同的作品風格。刻意做成半圓形的鐵雕裝置,除了配合彎弓形狀,放置在觀景台恰好呼應遠方層層疊疊的群山,呈現出一種藝術結合自然的視覺趣味。

 

 

 

放在楓之谷的大型雕塑《文化青苔》,是唯一一位男性參展藝術家陳普的作品。他注意到大甲溪沿岸的松茂岩壁是個很特殊的地景,在梨山國小帶著同學做數位藝術共創的時候,也發現國小裡有大量的木作建築結構,視覺感受上與松茂岩壁恰可呼應,因此他另外找了實踐建築系的同學一起進行設計規劃,模擬松茂岩壁的六角形節理構造製作出一個大型地景雕塑,並塗上夜光特殊塗料,夜間在楓之谷步道散步的人,就能看見在雕塑上粼粼發光的青苔。

 

 

策展人之一的郭政忠表示,梨山地景藝術節展覽基地位處高山,透過藝術創作將原住民的飲食與狩獵文化等傳達給觀者,同時也讓藝術創作深入在地生活,藉此擾動部落重新檢視自己的文化,找出值得珍惜的美感與工藝。另位主要策展人張漢寧說,去年開始,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就一直積極導入藝術策展的概念到部落,透過本次可說是「台灣最高」的地景藝術節舉辦,將梨山環狀的四個部落以藝術創作來串連,傳達出在地的文化與故事。曹代理處長則說,希望遊客不只來看作品,既然都到了部落裡,希望大家能放大感官欣賞山裡的蟲鳴鳥語、藍天綠林,更能在尋幽探訪的時候,不小心就發現隱藏在部落的共創藝術作品。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策展人北川 FRAN 認為,在嚴峻的大自然中一同生活,而變得堅強挺拔的人們,其智慧與技術、想法與祈念,都和這片田園、森林、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睿智總是在大自然裡日積月累,進而形成文化。對我來說,生活在部落裡的原住民們,身上所承載的文化與技藝,都是台灣這塊土地的珍貴遺產。藉由當代藝術創作,把這些文化與記憶傳承下來,讓部落的人找回自我的榮耀感,相信他們能成為引領台灣藝術前進的風,帶著我們這些平地人領略,真正屬於台灣山林的這片美好。